返回首页
400-811-5280

微信公众号

首页>> 文献>>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栏目分类:文献 | 发布时间:2025/04/07 10:07 | 浏览量:(28)人浏览 | 来源:教育中国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宋阿妮  淳化县枣坪小学

 

摘要: 在新课标、新课改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更具有魅力。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人,有个性、有思想、有语言、有行为的人。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最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放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充分突出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提出“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如何上好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呢?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小学数学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信任理解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都自信的坐在我们的课堂上。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语言和学生交流。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时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教学中交往、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共同进步着,全面发展。


、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的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应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唤起,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时,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改变知识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活跃起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要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这样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获得美好的情侣感体验。


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中,会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思考,这些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紧张、内在的智力活动,去思考、去联想,即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最终有效生成学生的探索欲望。


四、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多元理论开展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教学评价的作用,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时期课堂评价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评价,而评价的内容除了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也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回答问题情况等等,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展开自评。借助多元评价全方面的了解教学和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


五、让数学问题回归到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完《百分数的认识》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百分数知识有哪些实际应用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比如从我们食品的包装带上会出现许多百分数,我们可以说说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生活与数学水乳交融,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积极运用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否使学生的行为随课堂的变化得到及时调整,取决于教师的合理的设计与引导。那么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就更多了,我们要从各个不同的环节去思考、 设计,要我们的设计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排行Ranking
    推荐Recommend